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推进绿色发展、建设旅游强县、决胜脱贫奔康”“建设五彩巴中示范县”战略目标,平昌县供销社以法制建设为先导,紧紧围绕“学法知法、尚法守法、用法执法”工作思路,努力抓实依法治社工作,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供法制保障。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全员法规素养。机关和企业建立法律法规学习机制,制定学习规划,灵活方法,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提高政策法规水平。坚持集中学法,利用中心学习组平台,组织职工对适用法律法规进行系统学习;坚持会前学法,针对会议研究解决的工作问题,组织参会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决策效果和工作能效;坚持解析学法,以聘请法制专业人员授课和定时定点收看中央及地方电视台法制频道听取讲座等方式,对重点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坚持业余学法,规定学习内容,学习与企业改革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年度规划的学法任务,以检查学习笔记、知识竞赛、出题考试等方法,检验学习成果,对考核不达标的职工严肃追责。
二是强力宣传,增强职工法制观念。依法治社领导机构成立法制宣传队,综合运用各种媒介加强法制宣传。认真组织“12.4”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深入基层企业、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展合作经济发展新常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民生改善等工作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宣传。结合“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党章和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与国家法律法规宣传的衔接和协调。结合本系统实际,具体开展符合供销行业特点的主题法治宣传活动,以开展“安全生产月”为契机,重点做好《安全生产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会计法》《食品安全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引导企业正确开展安全生产、普法教育、制度建设、公平执法等工作。同时加强新媒体建设,利用微信、微博和手机短信客户端等平台,扩大宣传范围,加大宣传力度。
三是适应改革,建立依法治社新常态。供销合作社处于综合改革攻坚期,破旧立新、创新发展是综合改革的灵魂所在,机关和企业依法治社工作主动融入综合改革,努力适应综合改革,按照综合改革开创的合作经济新事物、建立的经营服务新秩序,引领企业依法设计组织章程、内设机构、业务体系、运作模式和监管模式,依法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决策议事规则、经营管理行为准则和风险防控点位,依法制定和完善人事劳资、资本投入、综合业务、财务核算、企业管理等规章制度,形成以供销合作文化为支撑的现代企业新常态,提高综合改革对行业和县域经济的影响力。
四是依法治理,发挥法制能动效应。按照依法治市“十大治理”“十件实事”、依法治县推进法制基础、法制示范、法制扶贫、法制提升、法制监督“五大工程”,结合系统实际,把“法律七进”活动引向深入,重点开展七个方面的治理。即开展“四风”治理,监督机关和企业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密切干群关系;开展作风治理,准确定位岗位职责,压实责任,严格作息管理,加强尽职履责考核,严惩“庸懒散浮拖”行为;开展行风治理,加强办社宗旨教育,制定行业服务标准,完善服务规范,承诺开展为农优质服务;开展安全“五防”治理,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员尽责”责任体系,健全排查、整改、防范长效机制,完善预案,充实抢险救灾突击队,加强演练,长鸣警钟,永不松弦;开展信访秩序治理,加强《信访条例》宣传,完善领导值班接访、定时下访、包案调处制度,加强重点企业、重点人员、重点涉访问题防范工作,强化信访源头治理,营建依法信访、依法调处、依法维权的信访秩序;开展环境风貌治理,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五创联动”规划,健全治理体系,以“三化”标准落实卫生常态治理、常态保护责任,加大老旧网点提升改造力度,按照“中国供销社”标识统一行业形象;开展财务治理,完善内部审计和纪检巡察机制,坚持例行开展财务清理和财经纪律巡视工作,发现问题、查处问题,严格追究当事人违纪违规责任。